This is Gentoo's testing wiki. It is a non-operational environment and its textual content is outdated.

Please visit our production wiki at https://wiki.gentoo.org

手册:PPC64/安装/安装基本系统

From Gentoo Wiki (test)
Jump to:navigation Jump to:search
This page is a translated version of the page Handbook:PPC64/Installation/Base and the translation is 100% complete.
PPC64 Handbook
安装
关于安装
选择安装媒介
配置网络
准备磁盘
安装stage3
安装基本系统
配置Linux内核
配置系统
安装系统工具
配置系统引导程序Bootloader
收尾安装工作
使用Gentoo
Portage介绍
USE标记
Portage功能特性
初始化脚本(Initscript)系统
环境变量
使用Portage
文件和目录
变量
混合使用不同的软件分支
额外的工具
定制Portage树
高级特性
网络配置
入门
高级配置
模块化网络
无线
添加功能
动态管理


Chrooting

可选:选择境像站点

分发文件

为了能更快的下载源代码,这里推荐选择一个快的镜像。Portage将会在make.conf文件中查找GENTOO_MIRRORS变量,并使用其中所列的镜像。可以通过浏览Gentoo镜像列表搜索一个(或一组)最接近系统物理位置(往往那是最快的)的镜像。另外,我们提供一个叫作mirrorselect的好工具,它为用户选择所需镜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换。只需要移动光标选择镜像并按Spacebar选择一个或多个镜像。

root #mirrorselect -i -o >> /mnt/gentoo/etc/portage/make.conf

Gentoo ebuild 软件仓库

选择镜像的第二个重要步骤是通过/etc/portage/repos.conf/gentoo.conf文件来配置Gentoo的 ebuild 软件仓库。这个文件包含了更新Portage数据库(包含Portage需要下载和安装软件包所需要的信息的一个ebuild和相关文件的集合)所需要的同步信息。

通过几个简单的步骤就可以完成软件仓库的配置。首先,如果它不存在,则创建repos.conf目录:

root #mkdir --parents /mnt/gentoo/etc/portage/repos.conf

接下来,复制Portage提供的Gentoo仓库配置文件到这个(新创建的)目录:

root #cp /mnt/gentoo/usr/share/portage/config/repos.conf /mnt/gentoo/etc/portage/repos.conf/gentoo.conf

使用一个文件编辑器或通过使用cat命令来看一眼。文件里的内容应该是.ini格式并且看起来像是这样:

FILE /mnt/gentoo/etc/portage/repos.conf/gentoo.conf
[DEFAULT]
main-repo = gentoo

[gentoo]
location = /usr/portage
sync-type = rsync
sync-uri = rsync://rsync.gentoo.org/gentoo-portage
auto-sync = yes
sync-rsync-verify-jobs = 1
sync-rsync-verify-metamanifest = yes
sync-rsync-verify-max-age = 24
sync-openpgp-key-path = /usr/share/openpgp-keys/gentoo-release.asc
sync-openpgp-key-refresh-retry-count = 40
sync-openpgp-key-refresh-retry-overall-timeout = 1200
sync-openpgp-key-refresh-retry-delay-exp-base = 2
sync-openpgp-key-refresh-retry-delay-max = 60
sync-openpgp-key-refresh-retry-delay-mult = 4

# for daily squashfs snapshots
#sync-type = squashdelta
#sync-uri = mirror://gentoo/../snapshots/squashfs

上面列出的默认的sync-uri变量值将决定一个基于轮询的镜像位置。这将缓解Gentoo基础设施上带宽的压力并能提供一个由于特定镜像离线的故障安全。除非使用本地私有Portage镜像,否则建议保留默认URI,。

Tip
对那些有兴趣的话,可以在Portage项目的同步主题中找到关于Portage的同步API插件的官方的规范。

复制DNS信息

在进行新环境之前,还有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复制/etc/resolv.conf中的DNS信息。需要完成这个来确保即使进入到新环境后网络仍然可以使用。/etc/resolv.conf包含着当前网络中的DNS服务器。

要复制这个信息,建议通过cp命令的 --dereference 选项。这可以保障如果/etc/resolv.conf是一个符号链接的话,复制的是那个目标文件而不是这个符号文件自己。否则在新环境中,符号文件将指向一个不存在的文件(因为链接目标非常可能不会在新环境中)。

root #cp --dereference /etc/resolv.conf /mnt/gentoo/etc/

挂载必要的文件系统

稍等片刻,Linux的根将变更到新的位置。为了确保新环境正常工作,需要确保一些文件系统可以正常使用。

需要提供的文件系统是:

  • /proc/ 一个pseudo文件系统(看起来像是常规文件,事实上却是实时生成的),由Linux内核暴露的一些环境信息
  • /sys/ 一个pseudo文件系统,像要被取代的/proc/一样,比/proc/更加有结构
  • /dev/ 是一个包含全部设备文件的常规文件系统,一部分由Linux设备管理器(通常是udev)管理

/proc/位置将要挂载到/mnt/gentoo/proc/,而其它的两个都是绑定挂载。字面上的意思是,例如/mnt/gentoo/sys/事实上就是/sys/(它只是同一个文件系统的第二个条目点),而/mnt/gentoo/proc/是(可以说是)文件系统的一个新的挂载。

root #mount --types proc /proc /mnt/gentoo/proc
root #mount --rbind /sys /mnt/gentoo/sys
root #mount --make-rslave /mnt/gentoo/sys
root #mount --rbind /dev /mnt/gentoo/dev
root #mount --make-rslave /mnt/gentoo/dev
附注
--make-rslave操作是稍后安装systemd支持时所需要的。
警告
当使用非Gentoo安装媒介时,这时可能还不算完。一些发行版将/dev/shm符号链接到/run/shm/,在chroot后将变得不可用。为了让/dev/shm/是一个正常挂载的tmpfs,可以这样修复:
root #test -L /dev/shm && rm /dev/shm && mkdir /dev/shm
root #mount --types tmpfs --options nosuid,nodev,noexec shm /dev/shm

同时确保设置了1777模式

root # chmod 1777 /dev/shm

}}

进入新环境

现在所有的分区已经初始化,并且基础环境已经安装,是时候进入到新的安装环境了。这意思着会话将把根(所能访问到的最顶层位置)从当前的安装环境(安装CD或其他安装媒介)变为安装系统(叫做初始化分区)。因此叫作change rootchroot

完成chroot有三个步骤:

  1. 使用chroot将根位置从/(在安装媒介里)更改成/mnt/gentoo/(在分区里)
  2. 使用source命令将一些设置(那些在/etc/profile中的)重新载入到内存中
  3. 更改主提示符来帮助我们记住当前会话在一个chroot环境里面。
root #chroot /mnt/gentoo /bin/bash
root #source /etc/profile
root #export PS1="(chroot) ${PS1}"

从现在开始,所有的动作将立即在新Gentoo Linux环境里生效。当然这离完成还很远,因为安装还剩下很多章节 !

Tip
如果安装Gentoo时在这一步之后的任何地方中断,那么“应该”可以从这一步“继续”安装。不必再重新给磁盘分区!只需要 挂载root分区 并运行上述步骤,然后通过复制 DNS 信息 重新进入工作环境。 这也对修复引导程序问题很有用。 更多的信息可以在chroot/zh-cn 这篇文章中找到。

挂载 boot 分区

现在已经进入新的环境,必须创建并挂载 /boot 分区。 当编译内核并安装引导加载程序时,这将非常重要:

root #mkdir /boot
root #mount /dev/sda1 /boot

配置Portage

从网站安装ebuild 数据库快照

接下来,是安装主 ebuild 软件仓库快照。这个快照包含一组文件,包括通知Portage中有关可用软件的标题(用于安装),系统管理员可以选择哪些配置文件,软件包或 profile 特定新闻 (news) 项目等。

建议那些使用限制性防火墙的用户使用 emerge-webrsync命令(因为它使用HTTP / FTP协议下载快照)节省网络带宽。 没有网络或带宽限制的读者可以愉快地跳到下一节。

这将从Gentoo的一个镜像中获取最新的快照(每天发布)并将其安装到系统上:

root #emerge-webrsync
附注
在这个操作中,emerge-webrsync可能会报找不到/usr/portage/位置。这是预期内的并且不用担心——这个工具将会创建这个位置。

从现在开始,Portage可能会提示建议运行某些更新。这是因为在安装了一个新的repository快照后,Portage发现了stage文件中已经安装的某些包有了更新的版本。现在可以安全的忽略包的更新;当Gentoo安装完成后可以延迟更新。

可选:更新Portage ebuild 数据库

Gentoo 数据库可以更新到最新版本。前面的emerge-webrsync命令将安装一个最近的快照(通常是24小时以内),所以这一步是可选的。

假设需要最新更新的包(1小时以内),可以使用emerge --sync。这个命令将使用rsync协议来更新 Gentoo ebuild 数据库(之前通过emerge-webrsync获得的)到最新状态。

root #emerge --sync

在慢速的终端上,比如一些framebuffer或者串口控制台,建议使用--quiet选项来加速这个进程:

root #emerge --sync --quiet

阅读新闻条目

当同步Portage ebuild 数据库到系统时,Portage 可能警告用户类似于下面的信息:

* IMPORTANT: 2 news items need reading for repository 'gentoo'.
* Use eselect news to read news items.

新闻条目的创建是为了提供一个通信媒介,通过rsycn树来推送重要的消息给用户。要管理它们,使用eselect newseselect应用程序是一个Gentoo应用程序,它允许一个通用的管理界面完成对系统的变更和操作。在这里,要用到eselectnews模块。

对于news模块,最常用的有三个操作:

  • 使用list显示一个可用新闻条目的预览。
  • 使用read来阅读新闻条目。
  • 使用purge将在新闻条目阅读后删除,并且不能再次阅读。
root #eselect news list
root #eselect news read

更多关于新闻阅读器的信息可以通过其手册页查看:

root #man news.eselect

选择正确的配置文件

Warning
Do not select any of the the 17.1 profiles until reading the corresponding 17.1 news item. This profile is experimental and requires special migration instructions.

配置文件是任何一个Gentoo系统的积木。它不仅指定USECFLAGS和其它重要变量的默认值,还会锁定系统的包版本范围。这些设定全是由Gentoo的Portage开发者们来维护。

使用eselect,你能看到当前系统正在使用什么配置文件,现在来使用profile模块:

root #eselect profile list
Available profile symlink targets:
  [1]   default/linux/ppc64/13.0 *
  [2]   default/linux/ppc64/13.0/desktop
  [3]   default/linux/ppc64/13.0/desktop/gnome
  [4]   default/linux/ppc64/13.0/desktop/kde
附注
命令的这个输出只是一个示例,并会随时间演变。

可以看到,一些架构还会有桌面的子配置文件。

Warning
Profile upgrades are not to be taken lightly. When selecting the initial profile, make sure to use profile corresponding to the same version as the one initially used by stage3 (e.g. 13.0). Each new profile version is announced through a news item containing migration instructions. Make sure to read it and follow them before switching to a newer profile.

在看完框架的可用配置文件ppc64之后,用户可以键入以下命令为系统选择一个不同的配置文件:

root #eselect profile set 2



附注
developer 子配置文件是专用于Gentoo Linux开发,也就是说不是用于普通用户。

更新@world集合

在这一点上,明智的做法是更新系统的 @world set ,以便可以构建系统。

This following step is necessary so the system can apply any updates or USE flag changes which have appeared since the stage3 was built and from any profile selection:

root #emerge --ask --verbose --update --deep --newuse @world
Tip
如果选择了桌面环境配置文件,则此过程可能大大增加安装过程所需的时间量。 时间紧迫的人可以通过这个“经验法则”工作: 配置文件名称越短,系统的特定属性越少@world set; @world设置的特定性越低,系统将需要的软件包越少。 换一种说法:
  • 选择 default/linux/amd64/13.0 将只有很少的包被重装或更新
  • 选择 default/linux/amd64/13.0/desktop/gnome/systemd 将需要安装许多软件包,因为init系统要从OpenRC更改为systemd,并且将安装GNOME桌面环境框架。

配置USE变量

USE是Gentoo为用户提供的最具威力的变量之一。很多程序通过它可以选择编译或者不编译某些可选的支持。例如,一些程序可以在编译时加入对 GTK+或是对Qt的支持。其它的程序可以在编译时加入或不加入对于SLL的支持。有些程序甚至可以在编译时加入对framebuffer的支持(svgalib)以取代X11(X服务器)。

大多数的发行版会使用尽可能多的支持特性编译它们的软件包,这既增加了软件的大小也减慢了启动时间,而这些还没有算上可能会涉及到的大量依赖性问题。Gentoo可以让你自己定义软件编译的选项,而这正是USE要做的事。

USE变量里你可以定义关键字,它被用来对应相应的编译选项。例如,ssl将会把SSL支持编译到程序中以支持它。-X会移除其对于X服务器的支持(注意前面的减号)。gnome gtk -kde -qt4 -qt5将会以支持GNOME(和GTK+)但不支持KDE(和Qt)的方式编译软件,使系统为GNOME做完全调整(如果架构支持)。

默认的USE设置全放在了系统所使用的Gentoo配置文件的make.defaults文件中。Gentoo对它的配置文件们使用了一个(复杂的)继承系统,在这个阶段我们不去深入。最简单的检查当前活动的USE标记的办法是运行emerge --info并选择以USE开头的那一行:

root #emerge --info | grep ^USE
USE="X acl alsa amd64 berkdb bindist bzip2 cli cracklib crypt cxx dri ..."
附注
上面的示例被截断了,实际上的USE列表值是非常非常多的。

可以在系统的/usr/portage/profiles/use.desc中找到可用的USE标记的完整描述。

root #less /usr/portage/profiles/use.desc

less命令中,可以通过使用键来滚动,并且可以按q退出。

作为示例,我们展示一个支持DVD、ALSA,以及CD录制的基于KDE系统的USE设置:

root #nano -w /etc/portage/make.conf
FILE /etc/portage/make.conf为支持DVD、ALSA和CD录制的基于KDE系统启用USE
USE="-gtk -gnome qt5 kde dvd alsa cdr"

USE/etc/portage/make.conf中定义,会从那个默认列表中添加(或者移除,如果USE标记以-号开头的话)。用户想忽略所有默认的USE设置并完全由自己管理的话,应该在make.conf中定义USE-*开头:

FILE /etc/portage/make.conf忽略默认USE标记
USE="-* X acl alsa "
警告
由于仔细选择USE标志默认值可能会在某些 ebuild 中防止冲突和其他错误,所以尽管可以设置 -*(如上例所示),但不鼓励这样做。

Optional: Using systemd as the init system

The remainder of the Gentoo Handbook focuses on OpenRC (the traditional Gentoo init system) as the default init system. If systemd is desired or if the reader will be installing GNOME 3.8 and later (which requires systemd), please consult the systemd article. It contains instructions equivalent to the instructions in the following sections of this Handbook. Specifically, it will walk the reader through various init system commands (systemctl) and systemd-specific services (such as timedatectl, hostnamectl, etc.) needed to establish a working systemd environment.

Note
Certain applications are heavily dependent on the GNOME software ecosystem and subsequently dependent on systemd. Readers who are unsure if the GNOME desktop environment will be used can migrate to a systemd profile later.

时区

为系统选择时区。在/usr/share/zoneinfo/中查找可用的时区,然后写进/etc/timezone文件。

root #ls /usr/share/zoneinfo

假设要选择的时区是Asia/Shanghai

root #echo "Asia/Shanghai" > /etc/timezone

请避免使用/usr/share/zoneinfo/Etc/GMT*时区,它们的名字并不意味着想要的时区。例如,GMT-8实际上是GMT+8

接下来,重新配置sys-libs/timezone-data包,将会为我们基于/etc/timezone条目更新/etc/localtime文件。/etc/localtime文件用于让系统的C类库知道系统在什么时区。

root #emerge --config sys-libs/timezone-data

配置地区

大多数用户只想在他们的系统上使用一或两个地区。

Locales 不只是指定用户应该使用与系统进行交互的语言,同时也指定了字符串排序,日期和时间的显示等规则。

系统应该支持的地区应该在/etc/locale.gen中提到。

root #nano -w /etc/locale.gen

下面的地区是一个示例,展示了同时使用英语(美国)和中文(中国)及附加字符格式(如UTF-8)。

FILE /etc/locale.gen启用US和CN地区及附加字符格式
en_US ISO-8859-1
en_US.UTF-8 UTF-8
zh_CN GBK 
zh_CN.UTF-8 UTF-8
警告
我们强烈建议使用至少一个UTF-8格式的地区设置,因为有些应用程序可能需要它。

下一步是运行locale-gen。它将生成/etc/locale.gen文件中指定的所有地区。

root #locale-gen

要验证所选择的地区当前可用,运行locale -a

等完成后,我们就来设定系统级别的区域设置。我们又一次使用eselect来做这件事,现在使用locale模块。

通过eselect locale list可显示可用的目标:

root #eselect locale list
Available targets for the LANG variable:
  [1]   C
  [2]   en_US
  [3]   en_US.iso88591
  [4]   en_US.utf8
  [5]   POSIX
  [6]   zh_CN
  [7]   zh_CN.gbk
  [8]   zh_CN.utf8
  [ ]   (free form)

通过eselect locale set VALUE可以设定正确的地区:

root #eselect locale set 8

这个还可以通过人工编辑/etc/env.d/02locale文件来完成:

FILE /etc/env.d/02locale手动设置系统地区定义
LANG="zh_CN.UTF-8"

确保设定了一个地区,不然系统会在后面安装中的内核编译和部署其他软件时显示警告和错误。

现在重新加载环境:

root #env-update && source /etc/profile && export PS1="(chroot) $PS1"

为了帮助指导用户完成此过程。我们制作了完整的本地化指南。另一个有意思的文章是为系统启用UTF-8的具体信息的UTF-8指南。